12.你需要一个研究主题

一个问题

记得,得到APP的阿狮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:

如果给你一周的空闲时间,你会集中学习什么?

当时,我没有答案。
事实上,除了销售领域以外,我的学习几乎是碎片化的:
— 我了解一点商业
— 了解一点管理
— 了解一点哲学
— 了解一点物理
— 了解一点数学
— 还了解一点程序开发
— 甚至连控制论、信息论、复杂性科学我都了解一点
……
但在我这里,它们都不太成体系。
我渐渐意识到,这是一个问题,这种做法让我没什么积累。

反思

阿狮的这个提醒,让我这两年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。
其实,我已经形成了不错的学习习惯:
—— 只要一天不学习,我就会感到焦虑、就会惶惶不安。
也许这是一种病,但我不认为这个病有什么坏处。
但我更希望这个病能给我带来一些可见的效果,例如:
-- 写作能力更强了
-- 写了一本书
-- 做出了一家企业
……
至少,每隔一段时间,我能看到自己的提升、自己的积累。
究竟可以怎么做呢?

答案

答案,我发现就蕴含在阿狮的问题之中。

如果给你一周的空闲时间,你会集中学习什么?

答案,就是围绕一个主题,去集中学习、去集中输出。
而且,里面最重要的,是“主题输出”。
输出了,成果才可见。
输出了,才叫真积累。
所以,每段时间给自己安排一个(或多个)主题,以学习为开始,以输出为结束。

模式

那要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做主题输出呢?
其实,在9.给人生产出作品一文中,我已找到了答案,就是手册写作
把对不同领域的最新认知和理解,梳理成一本本“小的专题手册”,例如:
-- 人生指导手册(对人生信条的思考和记录)
-- 沟通手册(对沟通的主题研究)
-- 写作手册(对写作的主题研究)
-- 信息化手册(对信息化的主题研究)
……
一段时间以后,再回首,就能看到自己在这段时间里,积累了什么。
手册,是时间的凝结。

锚点

最后,我还突然想到“主题学习”和“主题输出”的另一大好处——就是让你的空闲有了“锚点”
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独处、无所事事的时刻,这些时候,你一般会做什么?
-- 读书、学习?
-- 找朋友聊天、吃饭?
-- 看电影、刷剧?
-- 玩游戏、刷短视频?
-- 又或者,只是习惯性地发发呆?
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和锚点,你做什么都无所谓对错,也无所谓好坏,甚至无所适从。
也许你会想:

找一个人生目标行吗?

那个太大了,一段小小的空闲,很难与人生目标拉扯到一起,我们需要一个小一点、近一点的锚点。
而“主题”,就是那个锚点,一个最合适的锚点,它让我们的空闲有处安放。
然后,我们知道了可以去干嘛,应该去干嘛,因为,我们心中有一个主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