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对人生目标的一点思考
总结与目的
2023年的1月,是写总结的好时间。
2022年有那么多的思考和启发,这总结本应写得如行云流水,但我下笔的时候,却发现怎么写都不对。
翻来覆去折腾一轮后,我问自己:
我总结的“目的”是什么?
这才发现,自己其实没有明确的总结目的。
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经过一番推敲,我为自己找到下面这个答案:
把“今年更新的认知”记录和沉淀下来,用以“指引未来的行动”,企图不断逼近那种“物质与精神相对富足”的人生状态。
分解这句话,大约有这么几层意思:
1、最终目标是实现“物质与精神相对富足”的人生状态。
2、实现手段是使用有效的行动。
3、行动有效性的保障是有效的认知。
4、保证认知有效性的机制是每年更新。
最终目标
这句话里面,看起来最虚头巴脑的地方是实现“物质与精神相对富足”的人生状态。
我为什么会把它定为“最终目标”呢?
因为,我经历过物质生活的贫瘠和充裕,深知“物质条件相对富足”的重要性:
-- 它让我“有能力对一些事情Say No”。
-- 也让我“有条件、有勇气”去做一些*“看似无用”的尝试和探索*。
而很多的启发和惊喜,往往就发生在“对习惯Say No”后的探索中。
在我看来,保持这种状态很重要。
所以,我一直认为,努力让自己的物质条件富足一些,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责任。
其实,它也是我们生存于这个“物质社会”无法逃避的命题。
有读者可能会说:
有钱也不见得就能会快乐、幸福啊!
是的,只是物质充裕很多时候并不能让人幸福,我们都见过身边的一些物质富裕的朋友活得“很无聊”。
在我看来,“精神生活不富足”是导致“无聊状态”的主要原因:
-- 往小的说,是他们没找到“精神寄托”。
-- 往大的说,是他们没找到“生活的意义”(或者说没想清楚“为何而活”)。
聊到这里,有些读者会立即反驳:
扯到“生活意义”,命题就太大了吧,有多少人能找得到?
的确,所以很多人就活得非常无聊啊。
这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甚至需要用一生去寻找,否则,又怎么会是“最终目标”呢?
可能,还有一些有哲学基础的读者会质疑:
就整体而言,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。
是的,我在《存在主义哲学》一文中曾介绍过:
从“物质世界这种宏大的视角”下看,人生确实没有意义。
但,它不妨碍我们从“个体视角”去寻找意义,甚至“创造意义”。
人类不都是这么生存、发展到现在的吗?
既然,我们已经生存于世上了,不让有限的生命活出点意义,还能怎么办呢?
所以,我大概算是想清楚了:
-- 不管是写“销售文章”,还是写“年终总结”。
-- 不管是“写文章”,还是“做咨询”。
-- 不管是“工作”,还是“生活”。
-- 不管......
整体而言,我不过是在努力逼近“物质与精神相对富足”的人生状态,试图让人生“更美满”罢了。
实现手段
那如何实现这样的人生状态呢?
我认为,只能通过“每一天的行动”去逼近。
这也是我对*“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,但仍过不好这一生”*这一问题的答案:
—— 让我们过好这一生的,本来就不是道理,而是行动。
读者可能会问:
那“如何确保”每天的行动能“通往美满”的人生状态呢?
我的答案是有效的认知。
行动保障
虽然,知道很多道理,不见得能过好一生,但不去搞清楚那些有用的道理,大概率是过不好这一生的。
特别在如此“卷”的当下,很多时候“认知的差异”,往往相当于“物种的差异”。
不同的认知,会导向不同的行动,最终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。
但“认知”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我们需要先搞清楚“认知究竟是什么”,才好拿它来指引行动。
我找了好多材料,从认知心理学之父Ulric Neisser,到权威的认知心理学教授Robert L.Solso,再到认知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,还翻了一下国内编写的认知心理学的教材。
过程很折腾,就不展开介绍了。
最终,我把整理出了一个一般认知过程的模型,如下图所示。
解释一下:
A:
在此阶段,外部信息被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”接收,经过大脑的处理“成象”,心理学将其称之为心里表征。
B:
在此阶段,大脑会对心理表征进行识别,形成“概念”。
概念,就是我们对事物的“定义”,也就是大脑关于“这是什么”或者“这不是什么”的判断。
它是对于“事物本身”和“事物间关系”的识别。
C:
在此阶段,我们会进而对事物产生看法和评价。
有时候,这种评价是“主动的思维过程”,有时候则是“下意识的过程”。
这种对事物的主观评价我们称之为观念。
B和C统称为“成见”,我们曾在《成见》一文中对这些概念有过详细介绍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回顾。[#8A8A8A,13px]
D:
最终,我们基于前面这些“概念”和“观念”,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,并以此来指引行动。
同样的,有些思维模式是我们能意识到的。
例如,我知道,当遇到一个陌生的新词时,我会打开百度去查找它的意思。
这种“我知道我会怎么做”,就是有意识的思维模式。
有些思维模式,则是我们习以为常而不自知的。
例如,有些人听到别人的批评时,他会立即在大脑中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,试图捍卫自身的正确性,但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思维习惯。
这种便是无意识的思维模式。
能被意识到的,有可能调整过来,没被意识到的,就谈不上调整了。
以上,便是对“一般认知过程”的介绍。
但为什么上面的过程会强调一般二字呢?
因为,还有一个“更高级的认知过程”:
更高级的认知过程,多了“整顿思维模型”这一过程。
什么是思维模型呢?
思维模型,就是对思维过程进行“逻辑化、结构化”梳理和整顿后的输出物。
例如,上面对“认知过程”的图示,就是一个思维模型。
关于“思维模型”,我们在《思维模型》一文已经有过详细介绍,此处不再详述。[#8A8A8A,13px]
当我们了解了认知过程以后,我们回到本章节想要回答的问题:
如何确保“行动的有效性”呢?
我给出的答案是:
基于“经过推敲和整顿的思维模型”来指引行动。
--如果暂时没有能力去梳理思维模型,可以去学习和借鉴别人的。
--如果没找到满意的思维模型,至少要对去反思和推敲“行动背后的思维模式”,尽可能去优化它。
认知保障
但问题又来了:
我们怎么保证所使用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模型“足够有效”呢?
(为了表述简洁,后文把“思维模式”和“思维模型”统称为“思考框架”)[#8A8A8A,13px]
我的答案是:
通过实践去验证、优化和更新。
这,就回到了文章开篇的问题——总结的目的是什么?
经过前面的推导,我们对这个问题就有了更细致的理解:
用“新的信息和经验”,来重新审视已有的“成见”和“思考框架”,对它们进行调整和优化,以便输出“更有效的行动”,不断逼近“物质与精神相对富足”的人生状态。
总结什么?
到此,我也终于知道了要去总结什么了:
1、对“事物本身”的 新理解。
2、对“思考框架”的 新迭代。
经过上面的思考和分享,我重新理解了“总结”。
也许,这也算是一次总结吧,它让我对“总结”这个事情有了新的理解。
也希望本期文章能给要写总结的你,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。
1月的安排
既然已经搞清楚了总结这个事,那1月份就做做总结吧。
1月份剩下的几周,我将对去年“对事物的新理解”和“对思考框架的新迭代”进行总结,并与读者分享。
敬请期待。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