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如何活在当下?
一、引子
在3.2022年的生死观一文中,我得出的最新结论是“活在当下”。
“活在当下”这个词很特别,你似乎知道它说的是什么,但其实又不知道该怎么做。
最近我对此有些思考,趁着国庆的尾巴,我想再来一期“番外系列”,聊聊这个话题。
想搞清楚什么是“活在当下”,要先看看什么“不是活在当下”。
二、困在过去
我们都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:
-- 它们可能刚刚才发生,例如刚被领导痛批一顿。
-- 也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,例如曾经不慎丢失了珍爱之物。
这些事情常常让我们悔恨不已,甚至很长时间走不出来。
今年倪大红有一部电影叫《我爱你》,里面的粤剧名伶邱老师,因为年轻时无法与心爱的人走到一起,从此抱憾终身,不再出门。
这样的情节看似夸张,却其实是现实的映射。
当然,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不至于如此,但也常因过去的事而感到失落、遗憾、懊恼和悲痛。
还有些人,曾经收获过荣耀,而如今风光不再,却仍沉浸在那个回不去的回忆中。
以上两种状态,我称之为“困在过去”。
困在过去,是阻碍活在当下的原因之一。
三、飘到未来
此外,在生活中,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面对:
-- 这些事情有时源自生活的重大议题,如健康、房贷、工作、前途、人际关系、孩子教育等;
-- 有时则源于日常琐事,比如明天的演讲、后天的考核或下周的体检。
这些事情会让我们产生各种情绪,例如担忧、疑虑、期待、决心和焦急,把我们拉向未知的、不确定的远方,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。
这种状态,我称之为**“飘到未来”**。
对现代人而言,竞争、内卷越来越严重,压力也越来越大,比起“困在过去”,“飘到未来”对于活在当下的妨碍更大。
四、疑问
你可能会问,这两种状态不都有其好处吗?
— 回顾过去,可以警醒自己。
— 面向未来,可以化压力为动力。
其实,这是偷换概念了。
一方面,回顾过去,并不等于要受困于过去。
回顾过去,只需我们对过去进行总结,甚至每隔一段时间,基于当下的新认知再做一次复盘。
由此即可达到警醒和借鉴的效果,而不是沉浸、受困于那些往事。
另一方面,面向未来,也不等于让思绪一直漂浮于未来。
最好的状态是:我们对未来有期望和目标,并为之努力,但同时也要明白,努力并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,只能做好眼前的事。
就如斯多葛学派所说:
关注我们能控制的,而不是焦虑于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。
因此,我对于过去和未来的看法是:
— 对过去进行必要的反省和总结,以指导当下的行为。
— 对未来有所期望,设定目标,以指引眼前的行动。
到此,终于可以对“活在当下”给出一个定义了:
活在当下,就是不纠结于过去,也不穿梭到未来,它只是基于过往的总结,以目标为导向,专注于当下,做好并感受眼前的事。
对于这一定义,你可能会担心:
这个要求也未免太高了吧,有人能做到吗?
事实上,我们的世界有不少这样的人。
五、印度修行者
威斯康星大学的理查德·戴维森(Richard J. Davidson)教授对“印度修行者”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:
实验中,实验者会用针扎受试者。
针扎下去的时候,真的会很痛。
实验者在受试者的胳膊上绑一个装置,在扎之前,装置会发出一个提示音,意味着十秒后开始扎针。
普通人的反应是:
-- 一听到提示音就开始恐慌,大脑活动增加。
-- 被扎时,大脑持续活跃。
-- 扎完后,大脑还在活跃,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平静。
而印度的修行者的反应则很不一样:
-- 当听到提示音时,他们的大脑并不产生强烈的反应。
-- 只有真正被扎并感到疼痛时,大脑才开始活跃。
-- 扎完后,修行者的大脑又很快就恢复平静。
他们不是不感到疼痛,而是对疼痛没有恐惧。
同时,当他们的恐惧一出现,又立即被放下了,没有留下痕迹。
这就是所谓的事前不担心,事后不纠结。
这不就是“活在当下”的状态吗?
但你可能会说:
那是印度修行者,我们只是普通人!
但别忘了,他们曾经也只是普通人。
这意味着,活在当下,其实是可以修炼的。
六、方法
那么,怎么修炼呢?
为此,我看了一些书籍,查了一些资料,并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,总结了4个方法。
1、急事快速处理
第一个方法,是被最近发表在《国际化妆品杂志》的一篇研究所启发。
研究指出,工作越辛劳,人看起来越显老态。
这项研究邀请了100多名女性参与实验,在周五的上班前后分别为她们拍照。
结果令人惊讶,这些女性下班后的照片相比早上更显老。
但更吸引我注意的是实验背后的发现:
那些一天内处理了许多复杂任务的女性,相较于那些全神贯注于单一任务的女性,看起来更显疲惫和老态。
实际上,这种状态就是“活在焦虑的未来”——虽然手头正在进行一项工作,但潜意识里知道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,那怎么可能会安心呢?
解决思路,就是把那些可以快速处理的事情,尽快处理掉,让待办事项变少,减少忧虑和牵挂,不就增加了活在当下的可能性了吗?
但你可能会说:
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立刻处理,如果仍有很多待办事项怎么办?
2、不能马上处理的,就给自己做一个计划
有些事情确实当下无法立刻完成,需要等到未来的某一刻才能继续。
而焦虑的产生,往往是因为“我们意识到未来有事要处理”,但“担心会忘记”。
未经训练的大脑,本身就不是一个擅长“多任务记忆”的器官。
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、内卷严重的时代,如果你企图把所有代办事项都交给大脑去记住、去提醒,这不仅会让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去处理当下的事情,而且也常常会让我们失望。
最终,只能“活在焦躁的未来”。
面对这样的情况,最有效的办法,就是借助“第二大脑”。
例如,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计划(或日程)来进行任务的记录与安排,并通过设置闹钟来提醒自己。
(现在的几乎所有的日程管理APP,或任务管理APP都同时具备这两项功能)
这个计划和闹钟,延伸了我们的大脑,释放了它的记忆负担,从而让我们可以更安心地专注于当下。
3、做取舍
另外,做好“取舍”,给自己“留有更多的余地”,是一个能让我们更好地安驻当下的办法。
这一点,我深有体会。
我从小就是一个追求高效的人,总是把时间安排得很紧凑,生怕浪费一点点时间,但常常因此而陷入焦虑、不安,并疲于奔命。
举个例子,上段时间,我在计划国庆“7天马来西亚之旅”的时候,由于想尽可能体验更多,因此计划排得满满的,就连中途的转机时间也只留了2.5小时。
表面上看,这个时间似乎是足够的,但其实隐含了极大的风险。
一旦第一程的飞机有所延误了,就会影响到后面的所有行程,而飞机延误往往是家常便饭。
就是因为这样的安排,在旅游前的一个月,我就常常为这个事情担忧。
虽然,糟糕的情况最终并没有出现,但那段时间里,我活在了焦虑的未来。
我越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。
事实上,给自己多留点余地,哪怕少体验一点,但却能收获安心与当下,难道不值得吗?
4、冥想练习
最后一个办法,是冥想。
尽管我还是一个初初初初初初学者,经常难以集中精神,但有那么几次,我体会过冥想带来的“临在感”。
我知道,很多人觉得冥想很玄、很难、很神秘。
但其实这是一种误会,冥想没有我们想象中复杂,它只是在提醒我们:
有些事情发生了便覆水难收,有些情绪升起了往往难以压抑,此时,逃避根本不起效用。
冥想的本质,就是“往内看”,去体会当下的情绪和感受,然后去正视它们、标记它们、接受它们。
当我们真的去面对这些情绪和感受时,内心反而能获得一种释然与平静。
当然,目前的我也没做得很好,只是体会过它曾带来的安宁。
如果你也对此有兴趣,推荐你读一读德宝法师的《观呼吸》,这是一本宝藏好书,我读完很受益。
小结
以上,就是在2023年的国庆尾巴里,我想跟你分享的一点思考。
活在当下,将会是我持续探寻的话题,希望有一天,我也能成为像印度修行者那样的人。
也希望以上的思考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