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我对人生意义的一点思考
人生的意义
人生有什么意义?
其实,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被问及过、思考过,当然我也不例外。
但很多时候,要么我们没有答案,要么我们的答案总是在变。
我们有想过是为什么吗?
在了解“存在主义哲学”之前,我对此没有答案,甚至我根本问不出“为什么没有?”,以及“为何总是在变?”这两个问题。
但是,最近粗略地了解了存在主义哲学以后,我对此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。
存在主义哲学
存在主义哲学,听起来很唬人,但之所以起这么一个名字,不过是因为它研究的核心对象是“存在本身”。
而研究“存在”,必然会延伸到了“存在的意义”上,因此,存在主义的棋手,法国哲学家保罗.萨特,由于围绕着“人的存在”进行思考,也必然会延伸到“人生的意义”上进行探讨。
那么,在萨特看来,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?
先直接说结论,萨特认为,人生的意义,是“虚无”。
萨特所说的“虚无”,可以先理解为“不固定”。
也就是说,萨特认为,“人没有固定的意义”。
但是“没有固定意义”要怎么理解呢?
要想理解“没有固定意义”(也就是“虚无”),首先要理解“不虚无”是怎样的。
锅碗瓢盆、桌椅板凳这些人的创造物......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那一刻,已经被赋予了明确的意义,这种意义明确的事物,就是“(意义)不虚无之物”,或者称之为“自在之物”。
这里说的“自在”,不是日常理解的的自在,而是一种不需要寻找意义,意义本来就很清晰的状态。
而人呢?
对于它的制造者——世界,我们难以知道人类对于世界来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,这个问题我们也许永远都没有答案,毕竟“下位组份”永远无法理解它的“上位结构”。
我们只能去思考"我们对自己有什么意义"。
但这个问题又特别吊诡,因为自己对自己而言,很难说有什么意义,就好比一个碗,又能对碗自身有什么意义呢?
所以,无论从"世界"的视角,还是"自我"的视角来看,其实可以直接输出“人生没啥意义”的结论。
但是,由于人类“对存在的执着”以及“大脑意识的存在”,我们并不甘于“没有意义”这个结论,我们仍然不断地去拷问“人生的意义”。
这不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了吗?
——由于“对于世界”和“对于自我”,意义无法探讨,但是“对存在的执着”和“大脑意识”又逼着我们去寻找意义。
怎么办呢?
最终,人类在此两者之间,找到了意义探讨的范围,就是——“相对于其它对象”。
这是什么意思呢?什么又是“其它对象”呢?
其他对象,就是如“孩子、家族、国家、人类文明”等这些相对于自我存在的“对象们”。
人类突然间在“自我”和“世界”之间的“其它对象”中,找到了“人生的意义”。
一下子打开了意义探讨的大门:
-- 为孩子而活
-- 为家族而活
-- 为国家而活
-- 为世界和平而活
-- .......
但是,这又引来了下一个问题,这么多意义,究竟哪一个才“更加有意义”?
这个问题让我们再次陷入无法探讨的境地,因为没有标准答案,答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,例如:
-- 取决于原生家庭
-- 取决于成长经历
-- 取决于文化氛围
-- 取决于主流意识
-- 取决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
-- ......
我们无奈地发现,在其它对象中寻找意义,抽丝剥茧到最后,也只能落入无解。
这种无解,便是虚无的根源——我们要么在选择的过程不笃定,要么对选择的结果飘摇不定。
最终,人类便在虚无中,呈现为一种“自为”而“不自在”的存在状态。
“自为”,是一种在各种对象中寻找意义,然后主动作为、主动成为的状态。
进一步地,萨特把“因虚无来的自为状态”,称作自由。
不难看出,这里的自由,已经不是日常理解的“被向往的自由”,而是一种“不得已的自由”——“由于意义无穷多以至于虚无,又不得不去选择”的自由。
用萨特的话说:“我们被判定为自由”。
最终,对于“人生有什么意义”这个问题,已经被存在主义者探讨得非常彻底了:
1、要么承认没有意义(对于“自我”和“世界”而言)
2、要么在意义无穷多中落入虚无(对于“自我”和“世界”之间的对象而言)
怎么办
我觉得,这个结论实在太丧了!
如果只有这个结论,试问心灵何处安放?
所以,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“怎么办”?
——如果人生注定有着“不得已的自由”而“陷入虚无”,那我们又该如何积极地面对人生呢?
萨特的思路是:
在自由中主动选择,拥抱未来,然后承担选择的后果。
萨特认为,既然自由无法避免,若“不想自欺”,“主动选择”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。
我觉得,这是一个勇者的姿态。
但是,这种勇者的姿态略显得一厢情愿了,因为它没解决主动选择背后的一种普遍心态,就是:
毕竟人只能活一次,如果选错了怎么办?
这恰恰是前面说到“我们要么在选择的过程不笃定,要么对选择的结果飘摇不定”的隐含背景。
所有的不笃定和飘摇,本质上都源于我们意识到生命之有限,只要这种“生命有限”一直存在,我们就没有办法不去纠结“选择的有效性”和“因为选择而放弃的其它选择”。
所以,这么看来,萨特的思路其实不太顶事。
那怎么办呢?
加缪
我觉得,与萨特同时代的另外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,也是萨特的好友阿尔贝.加缪给出的思路更具备实用价值。
加缪最为人熟知的,是他的荒诞三部曲中的《西西弗的神话》,它大概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:
希腊神话里的一位国王西西弗,因为欺骗诸神,被罚在地狱里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。
每当他费尽力气把石头推上山,石头又因为自身的重量重新滑落。
西西弗只好从头再来,永不停歇。
加缪描绘的这个荒诞的故事,折射出了现实的人生。
但他想传递的,不仅是荒诞本身,而是“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荒诞?”
// 不管是“无意义但仍不得不终日劳碌的荒诞”,还是“为了虚无终日劳碌的荒诞”。
书中有一段经典的描述:
我感兴趣的正是在回程时稍事休息中的西西弗......
我注意到此公再次下⼭时,迈着沉重⽽均匀的步伐,⾛向他不知尽头的苦海。
这个时⾠就像⼀次呼吸,恰如他的不幸肯定会再来,此时此刻便是觉悟的时刻。
在他离开⼭顶的每个瞬息,在他渐渐潜⼊诸神巢⽳的每分每秒,他超越了⾃⼰的命运,他⽐他推的⽯头更坚强。
这是什么意思呢?
在加缪看来,荒诞和幸福就像硬币的两面:
-- 劳碌过后的“喘息”与“反思”,必然让荒诞体现得真切
-- 但承认并接纳荒诞(或虚无),也许能让我们从忙碌中体会到幸福
就如西西弗故事的结尾,加缪写道:
那岩⽯的每个细粒,那⿊暗笼罩的⼤⼭每道矿物的光芒,都成了他⼀⼈世界的组成部分。
攀登⼭顶的奋⽃本⾝⾜以充实⼀颗⼈⼼。
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。
这虽说是一种无奈,但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解决思路。
所以,面对无意义、虚无、不得已的自由......加缪的建议是什么?
坦然接受这个世界的荒谬性,用真诚的心过好当下的生活,感受生活中的美好,这就是我们能够赋予生活的全部意义。
这一刻,萨特、加缪、虚无、荒诞、幸福、人生、意义........这些全都不存在了。
剩下的,只有当下......
你认同吗?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