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如何实现持续积累?

番外说明

2023年的1月,是销售科学流的“番外系列”——对2022年的总结,今天是第三篇。
上一期,在9.给人生产出作品一文中,我介绍了**“盖房子”的做事方式**,它有两个特点:
1、进行持续性积累
2、最终盖成有型的房子(可以理解为“看得见的作品”。)
对很多人来说,盖不出房子的首要原因,不是缺少一个“建构性目标”(就是那个“房子”),而是做不到持续积累。
也许,他们的“建构性目标”很明确,只是难持续性地去做某件事情,以至于没有实现持续的积累。
本期,我想聊聊关于“如何持续积累”这个话题。

模式打造

我先说下我的结论:
持续积累的关键,在于“模式的打造”
我曾介绍过《呆伯特》漫画的作者斯科特·亚当斯,他又写博客、又画漫画、又写书,特别高产,而且作品水平稳定。
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

亚当斯每天早上起来之后的流程是完全固定的:
-- 固定的起床时间。
-- 起床后在固定的时间吃早餐,甚至连吃的早餐每天都完全一样。
-- 接着打开电脑,看新闻、读文章,了解世界都在发生什么,从这些日常的新信息里获取下一篇漫画的素材和灵感。
-- 这个过程中,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,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。每当有一个内容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发笑,或者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,便说明这个东西一定是个好素材。但先不急着开始创作,只是先把这个素材记录下来,然后继续浏览,直到预定的时间结束为止。
-- 获取信息过后,在刚刚的记录中找一个最喜欢的主题开始创作,但如果对当天的素材不满意,便在往日的记录中寻找一个更为感兴趣的。
总而言之,设定的开始时间一到,就开始创作,设定的结束时间一到,便结束创作,然后周而复始地践行这套模式。

亚当斯这套模式的精髓,在于“对模式的执着”,他认为,“基于模式行事”能带来两个好处:

1、模式化的重复,实际上是一种对大脑的驯化。
通过习惯和节奏的养成,让大脑形成条件反射——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,让某些脑区更加活跃或者激素水平更高。
这有点像高效工作者所推崇的“工作场论”——工作区域(例如书桌)只用于工作,一旦要娱乐或者处理一些非工作的事情,就立即离开工作区域。
久而久之,工作区域就会形成一个“巨大的气场”,加持我们的工作效率。
其实,事情并没有那么玄乎,它只不过是形成了一种“基于空间”的条件反射机制罢了。
而亚当斯的“工作时间模式化”,则是希望形成基于“时间”的条件反射。
2、限制条件,更有利于成果的输出。
这句话乍一听挺反直觉的,但人类就是这么一个善于在限制条件之下积极实现自己诉求的物种。
人类之所以这么积极地生活着,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有限,不容虚度。
我们在时间的压力下学会了珍惜。
因此,亚当斯知道如果不设定一个限制条件(时间)给自己,也许就会从早上拖到下午,从下午拖到晚上,直到最后一刻才把事情做完。
而如果人为地给自己设定一个模式限制,模式便会反过来形成压力,推动自己在限定条件内完成任务。

亚当斯的“模式”中,包含两个要素:
1、固定的时间
2、固定的流程
这个故事,是我在2017年听到的,当时,我就觉得这种“坚持模式”的做法很厉害。
一颗种子就这样悄然种下了。

健身实践

那一年,我基于亚当斯的思路,启动了第三次健身计划。
——首先,我需要为自己设计一个模式。
而这个模式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,是固定的时间,它需要尽可能少出意外。
我琢磨着:
-- 早上大概率是不行的,因为太早起来一天会没有精神,太晚过去又会影响工作。
-- 晚上也大概率是不行的,因为经常要加班,又时常有饭局,不可控性太强。
最终,我选择了中午。
因为即便早上有外勤,一般中午也会回公司(健身房在公司附近),而且中午健完身后,还能午休15分钟,不至于影响下午的工作状态。
固定的时间解决了,还要去找到固定的流程
我总结了一下,前两次的健身没有坚持下来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合理安排每天的健身时间,以至于要么只能天天跑步很无聊,要么方法不科学而效果不明显(有一次还发生了运动伤害)。
所以,这次专门请了一个健身教练,帮我设计一个“可持续的健身计划”,让我每次清楚要练什么、怎么练,从而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。
最终,这个健身计划自2017年起持续到了现在。
我的模式虽然也经历了若干轮的迭代,但“基于模式执行”的原则一直没变
我感受到了“模式”对“持续积累”的威力。

女儿的实践

从中收益后,我逐渐把“打造模式”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其它方面。
例如,去年发布的《如何形成写作的习惯》一文,就是介绍如何打造一种“持续输出的写作模式”。
而“模式”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,还是源自我的女儿。
2022年2月,我们一家在清远的某民宿过春节,那里有一个大书吧。
因为我一直希望培养女儿的阅读习惯,所以我就让她自个在大书吧转悠,看看她会对什么感兴趣。
我的要求只有一个——看“字书”。
经过几天的尝试,她居然愿意去看一本叫《神隐大陆》的小说。
接下来,就需要帮她建立一个模式
经过探讨,最终敲定的模式也很简单——晚上10点是雷打不动的看书时间。
这个时间里面,只能做两件事,要么发呆,要么看书。

很多家长可能会担心,如果小朋友一直选择发呆,那怎么办?
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,如果以一年为一个周期,我其实不用担心小孩子365天都选择发呆,如果真是这样,大概率是这本书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。
关于这方面,我去年曾发布过《如何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》一文对此进行过介绍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回顾。

一开始,她的注意力经常不集中,坚持的时间也很短,甚至有时候这个时间段还会被其它琐事占据。
但只要“坚持模式”这个大原则不变,每天的状态波动、隔三差五的意外状况,我觉得都是无关紧要的。
11个月过去了,截止今天,她最终看完了15本《神隐大陆》和6本《哈利波特》,这是我始料未及的。
她再次印证了,“模式”对“持续积累”的威力是巨大的。

2023的继续

过往的实践,让我逐渐把通过”打造模式“来实现持续积累作为一条人生指导原则,它一直陪着我盖房子。
2023年,我又将如何继续实践这一原则呢?
今年,有几个事情是并行的:
1、家庭
2、写作
3、工作
4、健身
5、看书学习
6、写一套软件
要平衡好这些事情,没有一个模式是万万做不到的,因为它们每一项都很费时间。
最近,我一直在设计、测试和调整 “计划组合”。
虽然,模式目前还没最终成型,但我仍然想跟读者分享下我对“模式打造”的一些思考。
要打造一个合适自己的模式,必须先去了解自己,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设计
例如,我对自己有如下了解:
-- 早上的状态是最好的,脑子最清醒,应该把最费脑力的事情安排在这个时间段,例如写作。
-- 但是,我很难在没有任何“思想热身”的情况下,立即进入写作状态。
-- 另外,我早上的工作时间比较弹性,而中午一般是空闲的。
-- 同时,从去年开始,我逐渐减少了自己的交际和接待,所以一定程度释放了晚上的时间。
-- 但晚上的状态一般不稳定,比起早晨,这个时间段会更难进入“心流状态”。

基于上述情况,我的模式大体可以是这样设计:
(从头一天晚上开始说起)
1、晚上10点开始,陪小朋友一起看书。这个时间看书的目的性较强,就是为明天要写的文章搜集素材,一有灵感,马上记录下来,并在看书结束后,用15分钟草拟一下文章框架,有思路就继续写,没思路的话,15分钟一到就结束,这些动作主要为第二天进行写作预热。(它也兼顾了陪伴孩子)
2、第二天一起床(我起得比较早),啥都不做,直接回顾头一天的灵感记录(思想热身),然后进入一小时的写作时间,时间一到,有思路继续写,没思路就停笔。
3、写作结束后,就是早上的工作时间。
4、通勤路上尽量不开车,路上用来看书或资讯(回程也一样)。
5、中午,看书,困了便午休15~30分钟。
6、下午,完全的工作时间。
7、下午工作结束后,是健身时间。如果晚上要加班或有饭局,健身便提前到中午(或者暂停一天)。
8、晚上10点前,如果有时间就拿来写程序。
9、每一顿和家人的吃饭时间,尽量不去看视频或刷剧,用一起聊聊天。
10、周末保证有半天的家庭户外时间,其它时间分配给工作、写作、写程序(优先级为:工作>写作>写程序)。
有读者可能会疑惑:

这不就是一个计划而已吗?

的确,模式本身显然也是一个计划,但它更聚焦于“执行”,需要我们持续雕刻和测试它的可行性。
因此,模式设计出来后,在情绪上,我们不应该是肯定的,而应该带着一种“试探性的疑惑”,去探究它能否“长期执行”。
在我看来,模式本身可以调整、优化、迭代,但“基于模式行事”的大原则需要坚持。

最后

在最后,有些读者可能还会发出最后的质疑:

有必要给自己设置这么大的约束吗?
我想引用蒂姆·费里斯在《巨人的工具》的一段话来回复:
我们平时所谓的自由,比如说想要什么有什么,想做什么做什么,不是真正的自由,因为它有两个弊端:
一是“选择悖论”。
你面临的选项越多,就容易挑花眼,根本不知道选什么好,行动反而不笃定。
还有一个是“决策疲劳”。
有个理论说我们每一次做决定都会消耗一点意志力,选来选去,可能什么都没干,就已经身心俱疲了。
所以,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,我们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。
这就是所谓的**“自律 = 自由” **。

希望本期文章,能给你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