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剧本和导演
引子
这两天在看古典的一本新书——《不上班的咖啡馆》,它是用故事的形式跟读者介绍“职业选择和发展”的方法和建议。
虽说主题是职业发展,但因为职业(工作)与生活、爱情、家人这些概念是藕断丝连、密不可分的,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说的是人生的选择。
今天,我看到一个特别值得记录下来的观点,就是人生的“剧本”、“导演”、“角色”这三者的关系。
孩子的剧本
记得前不久,在罗胖和万维钢的一场直播中,他们俩diss现在的家长“过于拘泥于大众设定的剧本”,即认为“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”、“有些事情一定是对的”,甚至认为“某些时候就必须做某些事情”。例如:
-- 要学习成绩好
-- 要多学一些才艺(课外班)
-- 要考大学
-- 要结婚生子
......
但很少人会反问一句:“为什么呢?”
-- 这个剧本谁设定的?
-- 按这个剧本演下去一定很棒吗?会变成怎样?
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影,叫《年少日记》,里面的弟弟就是那个品学兼优、多才多艺的小朋友,而长大以后呢?其实就很普通,甚至因为功利而变得冷漠。
我不是说这有什么问题,我只是想说,成绩好、才艺多、读了大学、结了婚、生了子,并不保证一定会养出一个你想要的孩子。
关键就是——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?
-- 如果你想要一个善良、勇敢、正直的孩子,那么成绩好、才艺多都是次要的
-- 如果你想要一个独立思考、有独立人格的孩子,那么成绩好、才艺多更是不相干
大多数人,压根没反思过你给孩子的剧本会演出一个怎样的结局,也没有思考过自己作为导演是不是导对了,甚至希望一直作为孩子的导演,让孩子按照那个“从没推敲过的剧本”一直演下去。
结果,孩子可能成为了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角色。
自己的剧本
不是说《不上班的咖啡馆》讲的是自己的人生吗?怎么扯到了孩子?
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,很多人的人生剧本是怎么来的?
-- 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。
-- 毕业起薪要多少钱才合理。
-- 不要随便跳槽,要积累。
-- 不要死守在一家公司,要多长见识。
......
这些观点(脚本)乍一听都挺有道理,但常常又互相矛盾。
究竟这些脚本是怎么来的呢?
——是集体卷出来的。
你有没有想过:
-- 它们是对的吗?
-- 这些道理适合我吗?
-- 这些脚本组合成的那一份剧本,终将把我们带往何处?
不知道,这些问题很多人没有想过。
他们并不是自己人生剧本的导演,他们只是拿着一份凌乱的、东拼西凑起来的剧本,随波逐流地演着里面一个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角色。
不,严格来说,其实没有剧本,就是边上网抄剧情,边演着。
那导演是谁?
没有导演,也不需要导演,大家就这么胡乱地边抄边演罢了。
所以,大多数人都演得不怎么样,都是差不多的糟糕;养孩子的方式也不怎么样,仍然是差不多的糟糕;他们的孩子也不怎么样,还是差不多的糟糕。
很正常嘛,都是抄回来的情节,没有导演,都是即兴发挥,演到哪是哪。
听起来好悲观,那么,有演得好的吗?
当然有,就是那些认真琢磨自己人生剧本的人,以及认真给自己导演过的人。
-- 他们把人生看成一部戏
-- 他们愿意演得好看
-- 他们不愿抄那些烂大街的剧情
-- 他们认真琢磨、编写剧本
-- 他们是自己剧本的导演
-- 他们做好导演的工作
-- 他们基于即时效果调整剧本
-- 他们分析角色
-- 他们演好角色
这些人的人生好看!
你可能会问,这些人的人生一定会成功吗?
不,我说的“演得好”,是好看、有趣、有意思,说的是没有浪费这次“人生舞台的机会”。
这样的人生,才算不虚来人间走了一遭,而成功只是副产品。
我希望,我能想清楚我要一个怎样的结局,然后认真编写我的剧本,最终把它演好。
我也希望,我的女儿也能弄清楚自己想演一个怎样的剧本,然后成为自己人生的导演,也能演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