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略思考-下
回顾
这两周,我们主要介绍MBA**《战略管理》课程的整体思路和结构**。
上周的文章《战略思考-上》,我们介绍了战略的前三个步骤,分别是:
1、第一步:目标体系的确认
2、第二步:外部环境分析
3、第三步:内部状况了解
本周,我们继续往下。
第四步
做完内外部分析,第四步,就是整合信息,输出SWOT矩阵,作为战略选择的依据。
外部环境分析,让我们了解外部的机会和威胁。
内部状况了解,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。
SWOT矩阵表示如下:
回到我们现实的操作层面,SWOT要注意两个方面:
依赖前面的分析步骤
优势、劣势、机会、威胁,都是前面内外部分析的结果,如果前面的分析没做好,SWOT矩阵输出的结果是不够有力的。
我们上一篇文章强调过,外部分析依赖数据收集,而数据收集恰恰是一门硬功夫,如果没有外部信息收集的门道和习惯,我们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数据。
但幸运的是,信息收集只不过需要掌握数据的渠道,然后多看、形成习惯,我们后面会专门用一篇文章介绍500强咨询公司信息收集的方式和渠道,给读者深进去微观体感层。
而内部优劣势分析,则考验分析者对整个行业和竞争格局的理解。如果期待一个不懂行的营销者单独进行优劣势描述,结果可想而知。
所以,内外部分析到位,是SWOT输出的前提。
不要一个人做
我自己尝试过若干次的SWOT矩阵输出,有一次突然意识到,我似乎只是把已经确定的结论,通过SWOT矩阵,再一次结构化输出而已。
人很容易进入一种偏误状态,就是自己先有了答案,然后通过不同的信息和形式,进一步支持和确认那个答案。
这个过程很容易忽略或者抵抗与已有答案不一致的信息。
因此,建议SWOT输出,应该几个核心人员分别做,然后一起讨论。
一方面,它可以作为头脑风暴的结构化工具,在发散中寻求沟通的对话形式的统一性。
另一方面,避免个人狭隘而不自知。
配合其它模型
除了SWOT,我们应该同时借用其它模型,例如“GE矩阵”:
在MBA的学习中,有一个很重要的感悟,管理学并不是一门精准科学,并没有哪一个模型是能够指向成功的。
所有模型不过是给我们一个思考框架,指引我们思考本来关注不到的地方。
所以配合波士顿矩阵、GE矩阵等模型,可以让我们思考更全面。
第五步
完成内外部分析,也通过信息的整合,找到内部和外部的结合点。
下一步,就是这个专题的文眼:定战略。
100多年来,无数的管理学家和企业家,经过千锤百炼,已经结构化地把战略分为三个层次。为了便于读者理解,我把它们的名字略微做了调整,它们分别是:
公司层战略
我们先从中间开始,当我们了解到自身的资源与能力,也意识到外部环境对我们有哪些影响,那我们就需要选择一种方法,应对这种局面。
管理学界经过观察,发现一家公司(或者一个业务单元)所面临的战略选择,抽象出来,无非就是以下三种,分别是:
-- 成本领先战略
-- 差异化战略
-- 集中战略
成本领先战略,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,我们通过所有可用的手段和方式,做到比竞争对手成本更低,而且关键是能够持续地低,这是成本领先的前提。
差异化战略,也是相较竞争对手而言,我们比其它竞争对手表现出独特的差异,以至于形成竞争中的独特竞争力,差异化战略需要注意的是,别只是有差异,而没形成竞争力。
集中战略,上面的两种战略,是与现有竞争对手直接对抗的选择,而集中战略,则可以理解为“不和你玩战略”,不直接展开抗衡,而是找到一个缝隙市场,集中精力在那个相对小点的地盘中取得竞争优势。
当然,事情也没那么简单,战略之难,难在动态性。
管理学中有两个维度,在战略管理、市场营销、财务管理中都反复出现,它就是“产业周期”和“竞争位态”。
产业周期,就是这个行业目前所处的阶段,是新兴阶段、上升阶段、成熟阶段,还是衰退阶段,行业处在不同的周期阶段,我们的战略选择不一样。
竞争位态,就是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,属于行业的领导者、挑战者,还是补缺者,位态不同,战略选择也不一样。
集团层战略
集团层战略,就是站在集团的视角下,对于多家公司、不同业务进行组合与配合思考,实现竞争能力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。
在这个方面,我没有任何经验,只能照本宣科了。
根据我的理解,教科书把集团层战略分为两个方向:
1、纵向产业一体化
2、横向经营多元化
字面意思很好理解:
纵向产业一体化,就是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,例如华为的手机业务,往上整合成为芯片制造商,往下延伸到门店经营领域。
横向经验多元化,是一种经营价值最大化的、规避风险最小化的集团战略选择,通过多产业的经营,以强大的资源和实力,找到趋势向上的产业,避免单个一产业的结构性风险。
既然没有经验,也就点到即止了。
部门层战略
从公司层战略放下分解,就是部门层战略。
部门层战略最重要的,不是确定每个部门该做什么,而是根据公司层战略,重新思考原有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是否需要调整。
部门层战略的思考,刚好承上启下到下一步。
第六步
第六步,是组织架构设计和调整。
Richard Rumelt在《好战略,坏战略》一书中强调,好的战略必须以战略执行为延续。
那什么是战略执行?
最核心的一步,就是根据战略重新调整组织架构。
Max Weber和Chester Irving Barnard所代表的组织管理学派已经有非常透彻的理解,我的往期文章《创业的前置思考》也引用过。
刚好两周前经历的一次交流可以作为示例说明:
我的一个IT公司的朋友,跟我分享他们公司经历了两年的调整,还没从一家定制型软件开发公司,转型为一家产品型的软件公司。
虽然他们有一个颇具竞争力的产品,但公司发展到现在,仍然以软件定制为主要收入来源。
在交流过程中,我们逐渐意识到,公司无论是精力的投入、人员的配备、部门的设置,几乎都是以定制型软件公司而设的。
这样的组织方式,会使到一旦定制项目不足,公司的价值链条会给经营者带来压力,倒逼公司接更多的项目,以实现价值链的续存。
所以,某程度上,即便经营者个人心中有很大的改变意愿,如果组织结构不调整,价值链条便会成为战略实施的阻力。
所以,在我的理解中,部门层战略,应该建立在合适的组织结构下,不是急着确定分解战略任务,而是反思组织架构与战略的匹配度。
所以,战略实施的核心,就是组织方式的调整。
第七步
战略管理的最后一步,是战略控制。
一方面,环境不断在变。
另一方面,企业的执行能力、原有利益攸关者可能成为战略执行的阻力。
所以在战略执行过程中,需要我们注意:
1、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,需要重新审视战略的合理性。
2、同时,需要定期(季度、半年度、年度)回顾战略的执行情况和与预期的差距,及时纠偏。
战略控制,其实不好展开,如果要精讲,它便是“项目管理”的范畴,把战略制定和执行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。
结束语
以上,结合上周《战略思考-上》,便是战略管理的科班结构,总结为下图:
最后,还是希望对这个专题做一个说明。
读者也许会觉得,这两篇文章讲得不够细,很多概念没有细讲,甚至有些概念压根就没有解释(例如GE矩阵)。
我之所以写这个专题,是因为我觉得《战略管理》这门课程的结构很美,它的结构本身就很有价值,它给了我们一个通用的思考框架。
而如果你也觉得很美,希望进一步了解,那买几本战略领域的大作,例如C.W.L希尔的《战略管理》来研读就很有必要。
而且我的感悟是,在战略这个方向上,读书还远远不够,因为战略管理框架很宏观,而实操的要求又很微观,例如外部环境信息的收集。
所以它必须是理论和实践结合,然后通过商业世界给你的反馈来验证。
战略,无法绕过实践的检验,所以更需要我们通过思考框架让战略更加理性和全面。
我们可以持有“仅有参考价值”来对待战略思考的结果,但我们值得花时间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