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思考和总结2019-创业的前置假设
创业思考
创业风险高,记得罗胖曾经说过一个类似的统计,精确的数字我忘记了,大概意思是:
创业支撑超过1年的,不足10%。
创业支撑超过3年的,不足5%。
创业支撑超过5年的,不足1%。
因此,把创业形容为“九死一生”,一点都不为过。
2008~2011年间,我创业失败过两次, 所以对创业问题的思考从没间断,渐渐积累了一个专题的文章: 有兴趣的读者,可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“往日思考”-“创业思考”中回顾。
最近再次回顾了Charles W.L.Hilld的《战略管理》、Michael E.Porter《竞争战略》、Eric Ries的《精益创业》、Steve Blank的《创业者手册》、Sean Ellis《增长黑客》等一系列书籍。
对于“为何创业?”,有一点新的理解。
Porter模型
为何创业?
对创业者而言,原因多样:
-- 发现一个好的创业项目
-- 发现了一个顾客痛点
-- 因为梦想
-- 也可能只是因为找不到好工作进而“自谋就业”
而这些原因不在同一个维度上分析。
竞争战略之父Michael E.Porter在 条件动因 这个维度,给了我们比较完备的两种视角:
R/B模型 ,称作“资源基础模型”,就是创业者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,作为创业动因。
例如自己做过服装销售,清楚服装进货渠道,并且具有一定客户资源,然后就利用此开启服装批发创业之路。
I/O模型 ,称作“产业组织模型”,则是从外部环境的角度触发,找到朝阳产业、找到风口,进而企图在该领域大展拳脚。
例如近几年,大量的IT从业者,从单位离开,投身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热门领域的创业浪潮当中。
Porter的R/B和I/O模型,用最简单的方式,囊括一切创业行为的条件动因。
即便是“自谋就业”的创业者,也不例外,要么因为自己具备某些资源,要么看到某个行业好像很有前景。
但这样的创业缺陷很明显:
仅仅因为拥有的“资源”而创业,风险很高,因为我们忽略了外部因素。
仅仅因为“产业机会”而创业,同样也不靠谱,因为不一定具备能力储备与资源积累。
因此,如果创业者从R/B和I/O模型任意一个角度出发,需要进行更完整的分析,这个部分我们已经有一个专题文章,借助商业画布工具,介绍如何全面地分析商业模式的完备性:
有兴趣的读者,可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“销售学堂”-“销售战略”中回顾。
“R/B和I/O模型+商业画布“的多角度考虑,虽然已经比较全面, 但它有一个 最大的问题在于“静态性” 。
它适合创业者在做“商业可行性分析”的时候使用。 但 创业本身,是一个“动态过程” ,“为何创业”这个问题,应该 从“静态动因”逐渐转变为“动态假设” 。
动态假设
什么是“动态假设”?
任何创业者,创业都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,无论这些假设是他们意识到,还是意识不到,这些假设都在。
回顾上面的R/B模型的举例,做服装批发创业的小伙伴,就有一系列假设, 只要
1、了解供货渠道,可以拿到不高于其它批发商的货
2、有一定客户资源
3、以目前所拥有的服装批发行业经验
4、......
就可以拉扯一摊服装批发生意了。
再如上面提到的那些因为新技术而投奔创业的软件工程师们,他们心里也有一系列假设,只要:
1、某个技术(人工智能或区块链)有前景
2、有一些客户表示愿意为它的开发服务而付费
3、自己的能力足够把这个解决方案开发出来
4、......
这个创业就可以做。
且不论这些假设是否充分或合理,但这些假设就是创业者启动创业的原因。
创业者之所以创业,某程度上就是他们认为心中的假设可以支撑起一番事业。
不是吗?
-- 如果因为看到一个没有被解决的问题而创业,他们至少假设了“看到的这个问题”是一个很多人同时存在的“真问题”,而且他们有能力解决。
-- 即便因为梦想创业,他们至少假设了梦想所对应的市场足够大,而且他们有能力实现。
假设有什么用?
我们可以把“创业动因”理解为“创业前提假设”。
可这有什么用呢? 不就是文字游戏而已吗?
不是的,前面说过, 动因是静态的,而假设是动态的 。
如果我们把创业原因理解为一个静态动因,当不顺利、处于低谷的时候,可能会抽风来一个“回归初心”。
但问题是,我们如何能够确定,我们最开始的创业动因是正确的呢?为什么回归初心就会有效?
我们无法回答。
而如果我们把创业的起点理解为 “去验证我们的假设” ,那我们的思维就会处在更开放的位态上。
如Eric Ries在《精益创业》中说:
你的创业想法在与市场和消费者真正碰撞的那一刻,才会知道偏差有多大。
这个思想恰恰是精益创业方法的基石。
所以, 假设是在不断变化的,需要在验证中不断调整。
不仅是开始的假设与实际有偏差,而且 随着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 ,假设也随之发生改变。
例如诺基亚假设,消费者需要一部 “有品牌知名度、可信赖、耐用、稳定、档次分明、性价比高、款式不错的键盘手机” ,但当触摸屏技术的发展、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、加上新进竞争者的催化多方面因素结合,诺基亚原来的假设已经不成立。
它的回归初心,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,诺基亚需要的恰恰是重新审视假设、调整假设。
(诺基亚的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,本例子只是从假设的侧面进行探讨,未能证明是其主要原因)
从以上,我们再进一步总结,当把创业的动因看作是假设后,便会触发以下的思考循环:
-- 我们知道,之所以去创业,不过是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中,建立了一系列假设。
-- 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假设正确与否,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去充分验证。
-- 而市场和消费者会告诉我们答案,如果错了,我们能做的,就是重新调整假设,而不是合理化我们的偏差。
结束语
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,你的商业基本假设是什么?
如果你准备创业,你的基本假设又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