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思考和总结2019-创业前的思考逻辑

这个文章其实是创业思考和总结2019-创业的前置假设的深化。

摇摆不定

在IT行业,常常遇到一些公司,他们原本提供软件的定制开发服务,一个周期后,觉得做项目太累、没有前途,然后尝试在项目中整理出一个产品,但 过了一段时间,发现聚焦一个产品也太难了,甚至连生存都照顾不好,进而只好回归苦逼的项目之路。
在IT行业,这样经历的公司不计其数。
为什么呢?

组织方式和能力

在MBA的学习中,Max Weber和Chester Irving Barnard的组织管理学派给了一些思路。
不同行业、不同商业模式、不同资源条件的企业,组织方式差异很大。
举例:
同是卖电脑的,作为联想的产品子公司,借助其强大的线下渠道,可能把成本、定价、产品设计、包装控制好,在渠道销售中就不会太差。
而作为小米的产品合作伙伴,由于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,则更关注互联网营销和品牌打造的职能。
它们的职能侧重,也就是管理学中的组织方式(或组织结构)是不一样的。
而不同的组织方式,最终演化出的能力的差异也相当大。
一家项目型的软件公司,不具备产品型软件公司的组织方式和能力,用原来的项目型打法应对新的产品型转变,显然效果不好。
而新的能力养成,需要时间。
我们一般容易有种错觉,企业能力的形成和改变是可以一蹴而就的,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。
-- 假设我们从一家项目型软件公司要转变为一家产品型软件公司,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一家产品型软件公司应该长啥样?组织方式应该怎么调整?
-- 假设我们找到了有经验人士,访谈沟通后知道了两种类型公司的差异,企业调整了组织方式,但即便结构合理,我们也不可能马上拥有这些部门所需要的能力。(且不论企业有没有钱重金招聘人才,即便可以,真正优秀的产品人才为什么要光顾一家未经验证的项目型公司?)
-- 假设企业真的招揽到合适、足量的人才,应该怎么统御、运用、协调这些人,企业也必然缺乏相关的经验。
-- 难道连老板也换掉?
所以,Chester Irving Barnard的组织管理理论中,最重要的议题之一,是组织学习, 组织的变化与调整,是一个学习过程,它无法一蹴而就。
回到文初的问题,作为一家创业公司,或者一家在转型中的公司,如果企业的能力是无法短时间内形成的,他们应该怎么做?

目标

用Barnard的逻辑,只有两条路:
1、要么把原来的组织(团队)全部换掉,完全交给另一个拥有产品运作经验和产品基因的新组织(团队)去运作。
2、要么重新调整组织形式,但需要时间,让其学习和演化。
如果走第二条路,对于组织内部而言,最重要的因素,是目标和耐心。
耐心刚刚已经论证过,而目标,决定了企业的演化方向,也就是能力积累方向。
而很多企业问题恰恰是没有坚定的目标,在 行动上会左右摇摆,即便投入了长的时间,也没有在一个方向形成积累和能力打造。
目标不明确,企业特别容易被市场、被财务数据牵着鼻子走。
效益不好,不该做的也做,效益好,就任性一些。
记得2017年初,在老东家那里,作为一个服务了6年的老员工,在反思管理改革的一刹那,突然间才发现自己似乎不太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,然后花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与董事长、总经理讨论企业的使命和目标,最终勉强形成共识。
从那一年开始,我问过很多IT公司,他们的企业目标是什么,除了得到2000万、5000万、2个亿这样的营业额指标以外,为了避免尴尬我一般只好打住,因为很多创业者们没有结论,甚至有一部分压根没想过。
文章到这里,可能有些读者会问,市场变化那么快,计划赶不上变化,目标随时随地都可能被颠覆,定目标还有用吗?

目标三层次论

如果我们认为市场变化太快,目标与计划赶不上变化,是因为我们对待目标太笼统了。
对于企业目标,我们应该借鉴管理学的目标经典三层次论:
使命、愿景、目标 。
使命: 我们希望做成的对社会有价值的、伟大的事情是什么。
愿景: 企业未来想成就的事业,5年以上的长期目标。
目标: 为了达成使命和愿景,企业在1~3年内希望实现的阶段目标。
(这里需要对本文的“目标”一词进行澄清,本章节标题“目标三层次论”所指的目标,是 “广义目标”,是目标的一个总称 ,而“使命、愿景、目标”中最后的那个目标,是 “狭义目标”,指1~3年的阶段性目标 ,下文如果再次提及,会精准表述为广义目标或狭义目标。)
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,曾经举过一个例子:
背景: 我觉得在现今社会,人老了挺可怕的,如果恰逢不太健康,行动不方便,就更惨了,让儿女照顾怕耽误他们的前程,所以可能会选择养老院,但记得10年前我曾祖母所在的养老院,环境也一般、空间小、护工服务意识不足、饭菜难吃,老人在那里的生活简直就是惨不忍睹,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就立志,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,我要开一家养老院:
使命: 让老人的晚年过得舒适和幸福。
愿景: 进我这家养老院的每一个老人,都觉得很开心,有社交、有学习、得到好的照顾,至少让他们“不愿意走”,10年内因为不开心而走的客人不超过1%。
狭义目标: 随时关注老人的感受和情绪,经营初期的两年,每3个月做一次访谈,希望90%以上的老人都反馈自己是开心的。
有了这样的三层次目标思考,由于时间尺度足够长,让我们有机会关注商业环境中那些相对稳定的变量。
如果启动事业的商业假设站得住脚 (关于商业假设,可以点击回顾《 创业的前提假设 》) ,那么使命和愿景在一段时间内,应该是相对稳定的,而我们需要根据环境进行阶段性调整的,一般是狭义目标的本身。
因此,我们推导出销售科学流对于商业逻辑的第二步,就是广义目标体系的定义。

价值观

有了广义目标体系,我们就具备判断哪些行为有助于目标,哪些行为与目标无关,甚至相背离的标准。
自然地,就推导出模型的第三步,就是价值观系统:

世间本没对错,一旦拥有了价值观标准,就有了对错。
价值观系统是广义目标体系的自然外延,与目标相匹配的行为,在价值观系统中,就是被鼓励的行为,与目标无关和相背离的,就应该是被抑制的行为。
所以如果一家企业看清楚了项目型软件公司的缺陷,立志转型成一家产品型的软件公司,有些推论是必然的:
1、如果产品不好卖,不是去接项目,而是反过来检查产品是否与市场不匹配、是否忽略了诸如竞争对手等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策略选择、是否营销没做好。
2、当企业要决定是否接一个软件项目,标准不是利润高低,而是对产品打磨和优化有没有直接贡献。
3、当收入不足以维系支出,不是接更多的项目增加收入,而是考虑哪些环节和人员与产品优化无关,会分散企业精力的,精简掉进而压缩成本、聚焦精力。
......
不知道有多少读者认可我的想法,但它是坚定的目标和价值观系统必然的选择。
我做过创业者、也曾担任企业高管、更无数次作为消费者,我愿意为聚焦、在一个领域坚守、并做得出色的企业用真金白银投票。
但作为客户,你何曾尊敬过那些摇摆不定、价值观不一致的企业?
你不过是边偷笑,边占它们便宜罢了。

商业模式

最后,商业模型最终的落脚点,是以商业假设、广义目标和价值观为基础的“商业模式”。

而商业模式,本文不再详细介绍,前两个月,我们专门写了一个专题进行介绍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顾之前的商业模式专题文章:
《 商业画布-第一卷:概览 》
《 商业画布-第二卷:客户细分 》
《 商业画布-第三卷:内部资源 》
《 商业画布-第四卷:外部分析 》
《 商业模式的反向验证 》

结束语

在此,结合上周的文章《商业的前提假设》,销售科学流发布其新的“商业思考逻辑模型”:

希望今天的文章,可以触动你的思考。